查看原文
其他

张冬梅和她的“亲和数学”

2016-01-07 星教师

张冬梅


江苏省特级教师,全国科研优秀工作者,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,近年来,应邀在全国各地执教公开课 300 多节, 发表文章 400 多篇。其课堂教学以“亲和”为特色,主张“亲和数学亲和学”。




观察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张冬梅的许多经典课例,会发现它们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——亲和、智慧。

“自从国家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,全国各地的小朋友都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。瞧,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,小红和哥哥小明正在跑步呢!小红说‘我跑2圈’,小明说‘我跑4圈’,每圈跑道长400米。同学们,根据以上信息,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?”

在某次讨会上,张冬梅通过声画合一的教学手法将学生迅速引入《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》的学习中。学生们争相发言:“小明要跑多少米?”“小红跑了多少米? ”“他们一共跑多少米? ”……

接着,她又引导学生思考“怎么算?为什么这样算?”巧妙、自然地将算法与算理教学融合在一起。在生动的情境和有趣的数学活动中,学生主动思考、热情探究,不知不觉便掌握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,还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起了合理的联系,认知结构也在此过程中得以完善。


数学的“亲和味”


张冬梅认为,数学是一门抽象性、逻辑性很强的学科,但是数学在儿童眼中不应该是“冷冰冰”的,而应是“温柔、亲近”的。因此,她主张“亲和数学亲和学”,而这份主张与师父张兴华的点拨不无关系。

张兴华告诉她,在小学数学学习中,学习主体(学生)与客体(数学)常常是对立的。为解决这一矛盾,以往的教育教学研究更多是从学习主体入手,突出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、能动性和创造性,而忽略了对数学本身的关注。张冬梅在课堂上亲和力强,又善于在抽象的数学与具象的儿童思维之间架设桥梁,这恰恰能较好地解决学习主客体相对立的问题。

“也许大多数人以为‘亲和数学’大概是指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而已,其实‘亲和数学’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指数学本身的亲和。”张冬梅认为,教学要展现数学本身的亲和,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与创造性,理性且深刻地把握教学内容,更多地关注教学的数学化过程,还要站在儿童的立场,对儿童数学学习进行理性气质的塑造。

以概念教学为例,张冬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点,通过丰富、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历概念的形成过程,充分挖掘数学的“亲和力”,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并能运用概念。

在《米》 一课中,她围绕“米”的感知设计了多个教学活动,让学生在一次次猜测、估计、测量、验证的过程中,逐渐在脑海中建立1米的表象。

课始,她让学生从身高入手,通过“在老师身上贴1米高的标签”、“用剪刀剪下估计的1米长的彩带”两个环节,初步获得 “1米有多长”的感受。

课中,她安排了大量的实际操作活动,让学生和精确的“1米”打交道,用“自己身上的1米”来修正课前已有的粗浅认识,在脑海中形成“1米”的精准表象,还让学生“闭 上眼睛,想一想,1米有多长”,进一步深化表象。随后,她提出“在教室里找一找,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米”“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几个1米?”等问题,让数学回到现实,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,数学是真实有用的。

课末,还设计了“离智慧爷爷有多远”的拓展活动(学生以老师为中心,围成半径为 1 米的圆),让学生实际感受了1米的长度概念,并为后面学习“圆”做了巧妙的铺垫。

在《分米和毫米》一课中,张冬梅则让学生亲历了创造毫米的过程。为什么要产生毫米?毫米又是怎么产生的?这些数学问题,如果单纯跟学生说教,学生很难理解。张冬梅从学生学过的长度单位“米”和“厘米”出发,让学生用“厘米”来量作业本的厚度。

《分米和毫米》的教学片段

师:老师给每个同学送了一把1厘米的小尺(硬纸板剪),请同学们用这把小尺量一量练习本的厚度。

(学生动手量, 一会儿有了情不自禁的议论声。)

师:怎么啦?

生1:这把小尺量练习本的厚度不管用。

生2:练习本比1厘米还要薄,量不起来。

师:哦,这样啊!那我们能不能给这把“厘米尺”动动“手术”,让它量练习本的厚度时也管用呢?拿出你们的笔,给小尺动动“手术”吧。

(学生有的把小尺平分成了2份,有的平分成了3份, 有的平分成了4份……也有一些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学生尺,对着毫米刻度线,把1厘米平分成了10份,当然也有个别孩子没有想出方法。)

师: 我们来分享一下我们的思考。

(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作品,并解释)

生1:我把这1厘米的小尺平分成了2份,练习本的厚度是1份差一些。

生2:我把这1厘米的小尺平分成了3份, 练习本的厚度大约是2份左右。

生3:我把这1厘米的小尺平分成了4份,练习本的厚度大约是2份。

生4:我把这1厘米的小尺平分成了10份,练习本的厚度大约是4份。

……

师:同学们用不一样的方法解决了问题,咦,这不一样的方法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?

生1:他们都是把1厘米分一分。

生2:他们都把1厘米分得更小一些。

师:是的,他们都想通过分一分,分出比1厘米更小的单位。知道吗?此时此刻,老师特别感动,数学家就是像你们这样,通过分一分得到一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——毫米。

……


“给1厘米的小尺‘动动手术’”,一个童趣化的提议,就有了学生精彩的创造:把“1厘米”的小尺分一分,得到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,尽管有的学生把1厘米等分成了2份,有的等分成3份、5份,但可贵的是:大家都想到了可以分!即使是那个“手足无措”的孩子,这1分钟里也绝对不是“空白”。学生的认识在交流中得到升华,体会到事物是可以创造的,数学知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,它跟其他事物一样,因为需要而产生,也可以因为需要而不断发展。“毫米”的产生是如此自然而亲切,这才是亲和数学的魅力,才是亲和数学真正的“亲和味”。


“亲和学”的智慧


“亲和数学”一定要“亲和学”,而后者正体现了教与学的智慧,其内涵在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,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,从而获得数学知识,并学会“数学思考”。

“你还想用‘毫 米’测量什么? ”“你想怎么研究‘分米’呢? ”“可老师也不知道答案,大家说怎么办呢?”“好吧,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。”…… 张冬梅总是在课堂上给学生真正的自由——学习自由、操作自由、表达自由、思考自由、精神自由,也常常“伪装”成无知的模样,以亲和的姿态参与到学生的探索、求解、验证活动中。因此,她的课堂几乎是群体思维碰撞的产物,当有新发现时,师生都会不自觉地沉浸在创造的喜悦中。这就是“亲和数学”的智慧。

比如儿童的思维跳跃性很强,许多教师常被课堂上的“意外”难倒,而张冬梅却能抓住这些“偶然”,生成教学素材。她在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《角的度量》一课中,要求学生自己练习量角时,出现了一段小插曲:

小鹏:老师,我的量角器断了,我还有最后一个钝角没量呢。

师:哦!(稍顿)大家看,小鹏的量角器断成两半了,它还能用吗?

生1:那小半块应该不能用了,因为没有中心点了。

生 2:那就用大半块的量呀,上面不是有中心点,还有刻度吗?

生3:可是小鹏要量的是钝角呀,那大半块的量角器也不够量呀!

师:对呀!我们能不能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?

(学生开始沉思,然后小声交流,不一会儿,方法有了。)

生1:先用三角板在钝角里画出一个直角,然后量余下的角的度数,量得的度数加上90°,就是这个钝角的度数。

生2:把这个钝角分成两个锐角,分别量出两个锐角的度数后相加。

生3:先把这个钝角补成一个平角,量出补上的角的度数,再用 180°相减就行了。


量角器断了,也可以生发出一个教育契机,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量角方法,这恰是老师学科素养和教学智慧的生动体现。

新课标提出:“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。”那么,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基本活动经验的逐步积累呢?张冬梅的一堂练习课能较好地回答这个问题。


上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道思考题,教材的意图是想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、体会规律。教学时,为了让学生能从中感悟数学思想、积累数学活动经验,张冬梅对教材进行了改造。

首先,她抛出问题“平面上有50个点(任意3个点不在一条直线上),过其中两点画一条直线,最多可以画多少条直线?”让学生自主探究,学生发现点太多而无从下手,这时,有学生提出可以从研究2个点或少数几个点开始,从中发现规律。张冬梅顺水推舟,让学生小组合作,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式解决问题。

接着,她分别请两个小组展示本组的研究方法和过程,在此过程中,她不时提出“质疑”和“困惑”,使学生的研究更全面、更完善。随后,她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小组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,得出共同点:都是先研究点比较少的情况,在此基础上研究50个点的规律。她充分肯定了学生的结论并最后总结道:“是的,先研究简单的情况,发现规律后再去解决复杂的问题,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。”

张冬梅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、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记录下来,形成了一篇篇生动有趣的“数学童书”。 她把这些装满儿童智慧的文章结集成了一本本小册子,将其命名为《吾童数》。她在扉页上写道:“我们的语言也许稚嫩,我们的画笔也许笨拙,我们的想法也许不够成熟,我们的观点也许不够科学,但是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、对数学的向往!我们用我们的心灵,表达我们情不自禁的数学热情;我们用我们的《吾童数》,见证我们坚持不懈的数学思考!”这正是“亲和数学”追求的教学境界。

声明:本文综合整理而成,欢迎朋友圈分享,微信公众号或其它形式转载,请注明出处!


寻找“星教师”

寻找一群有教育情怀、敢于实践、具有创新精神并善于学习的教师,关注他们的经历,他们的课堂,他们的反思,他们的阅读与生活。 在此,我们特别邀请您自荐或推荐您心目中的“星教师”,分享给中外教育同仁以及广大的学生、家长,让我们共同为当下的、未来的教育做点什么!


长按二维码,点击“关注

来稿邮箱:3207153742@qq.com

咨询电话:023-67515741

回复以下关键词,查看对应内容:
新课程 | 班主任 | 学前教育 | 语文 | 数学 | 英语 | 信息技术 | 音乐 | 生物 | 思品 | 物理 | 心理 | 历史 | 地理 | 化学| 美术

点击左下方“阅读原文”,进入官方网站见证更多精彩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